云南地理多样,适应各种动物,也因此,云南人养殖的动物也多样。比如牛,水牛和黄牛遍及云南大部分地区,香格里拉藏区有牦牛,怒江地区有犏牛,这都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。不一样的养殖动物也就形成了不一样的食材,再加之云南各民族对肉食的不同加工食用方式,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云南食肉习俗。
火腿,腌制出的美味
10多年在云南的深度旅行,享用过不少火腿。
宣威火腿是云南火腿的代表,一定要尝试一下的。宣威火腿腌制时间一般在冬季,因为寒冷干燥的天气更易使肉风干。彼时,将本地猪宰杀后,肉块除去淤血,从蹄到肘、先皮后肉,加盐反复搓揉。然后再经过腌制、发酵、风干等过程,次年端午节后腌熟。
在昆明,宣威火腿现在流行吃法有几种。一是腿,火腿炖熟,肘棒横切,外圈是皮,灿若金边,内为半透明的脂肪和朴实的红色瘦肉相间,是为。锅贴乌鱼,据称为昆明传统名菜,用肥膘、乌鱼、火腿相互合贴,煎制而成。火夹乳饼,两块乳饼之间夹一片火腿片,清蒸而成,都是厚重味。
老窝,山下的古老小镇,多年前途经这里就喜欢上它了。这里产火腿,在明代时已有名,是段氏土司等当地达官贵人专享物。与其他火腿相比,老窝火腿的形象看上去更黑一些,这是因为它在风干腌制中有熏的过程。它的味道醇厚,香味浓烈,有隐约的甜味,因为当地人多烧荞麦秆熏制,荞麦秆的清甜味就隐现其间了,算是形成另一种格调的白族风味。切开的老窝火腿有腊肉味,油份较重,多种腌制肉类趣味的结合,火腿中的神品。
诺邓在大理的山区,原为盐井,产盐,商业发达,文化也得到促进。诺邓出好火腿,得益于当地的盐,盐里有钾的成份。原材料“腿”则来源于当地黑毛或者棕毛土猪。棕毛土猪人称“火毛猪”,怀疑是云南人从野猪直接驯化而来的。将猪腿加盐揉压,在干爽的空气中发酵,经过时间的作用,好味道就出来了。现在,诺邓火腿因央视的介绍而被更多人知晓了。
鹤庆圆腿,白族风味的火腿。在大理地区,鹤庆圆腿享用的人更多,因为这里属于大理坝子,交通与老窝、诺邓相比,方便很多。鹤庆圆腿因腌制的形状呈圆形而得名,有人也称为,它的腌制过程我不知道,据说是后腿上盐后需放入一个圆形陶罐中成型,大约20多天才取出晾晒发酵。我在鹤庆看到很多的火腿小店,火腿成串地挂着,并不见成“圆形”或者“盘形”。
丽江三川火腿,纳西族风味的火腿。三川是一个坝子,虽说是坝子,海拔也有2000多米。据说这里的火腿的制作工艺已有近400年,有66道工序。腌制时除了食盐外还要配上白酒,外形大多会被塑造成琵琶或柳叶状,由于腌制采用的是干湿混,所以成品的质地区别于其他火腿,称为“软性火腿”。三川火腿的发酵也很有特点,其发酵过程是在灶灰中完成。我在丽江吃过三川火腿,味道更厚实一些。
撒坝火腿,产禄劝,滇中风味,彝族风味。昆明人喜欢的火腿,昆明人食用的撒坝火腿也许并不比宣威少。
牛干巴,想吃不容易
经过很多年的体验,我才将云南的牛干巴弄清了一个大概,要不然,每到一地都食用牛干巴,此牛干巴与彼牛干巴完全不是一回事啊,会一头雾水的。
牛干巴是云南人肉食类的又一种“大菜”,它实际上是一种加香料腌制晒干或者烤干的牛肉,别的地方称为牛肉干。但它们还是不一样,腌制方法不一样,形状不一样,风味不一样。牛干巴的岁月感强多了。
云南的牛种类多。水牛,山区的民族养黄牛、牦牛、犏牛都有。犏牛是牦牛与黄牛杂交的产物,高大壮实。云南各民族都喜欢吃牛肉,回族、藏族更以牛肉制品为主要肉食。回族以吃黄牛肉为主,吃法有清炖、红烧、小炒、粉蒸、水煮、冷片和炸牛干巴等。藏族吃牦牛、犏牛,吃法主要有清炖、炒、红烧和炸等。
云南牛干巴,从风味上,可分回族牛干巴、藏族牛干巴和傣族牛干巴,各具特色,各有吃法。
回族腌制的牛干巴在云南各地都能享用到,饭店的屋檐下通常都挂着几件。回族用于腌制牛干巴的牛,称为菜牛,牛肉为牛菜。菜牛专门饲养,膘肥体壮。冬季清晨,阿訇宰牛,他们手法麻利,刀法精准,一头牛“下”为二十四个“菜”,寻甸回族称其为二十四块牛干巴,合为十二对,每对都有名称:饭盒、里裆、镰刀、火扇、外白、碓嘴、抢口、胸子、骨梆梆心、瓜子、头道肋、二道肋。滇南回族称之为大团肉、小团肉、背脊、内脊、肋条、胸子、外板、肩肉等。下好菜,把牛菜一一挂在墙壁上或屋檐下晾去水气,当晚就要腌制。先把牛菜放在竹簸箕里,加盐搓揉,先揉厚部再揉薄部,然后按厚薄先后放入瓦盆里,用木盖和麻布袋把盆口密封。腌制20天左右,取出晾晒,早上晒出,下午收回,展平堆放,薄肉在下厚肉在上,层层平压。1个月左右,晾晒过程完成,便可挂进屋内,成为牛干巴。这些牛干巴都是的块状,看上去很“有型”,而其他民族腌制的牛干巴是不按牛肉的结构而是切成条状的。回族牛干巴在云南的集市上都有它们的身影,并不限于回族人家,汉族、彝族、白族等等都喜欢。
回族牛干巴的吃法主要是切成薄片用菜籽油炸,因其干硬扎实,用刀很不容易切开,要横丝切,这样能薄能厚,吃起来也便于咀嚼。
生活在滇西北香格里拉的藏族腌制牦牛干巴。香格里拉,神秘之地,雪山、草原、流水,还有蓝天与花海,森林与湖泊。这里生活的藏族与天空最接近。由于气候寒冷,多毛的牦牛也是适应这种气候而存在的,它们是高原之舟。它们安静地生活在香格里拉,调子沉稳而厚重。
藏族人腌制牦牛干巴,相比来说,受季节的影响较少,即使是七八月份的雨季,这里的气候也是寒意翩翩的,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腌制。他们将牦牛肉割成长块状,加盐、花椒、辣椒等料,使劲搓揉,然后,任由高原的阳光和风的抚摸,直到晾干,成为暗红色的干巴。牛干巴晒的过程也是腌的过程,两个过程合二为一。它们一直挂在高原的阳光下,或者火塘边,愈久愈香,带着高原的沉稳与厚重。牦牛干巴吃法也像黄牛干巴一样,切成小片,用菜油炸了,有时也将新鲜的薄荷一起炸一下,即使是腌过,牦牛干巴的腥味更重一些,口味也较重,是云南味。吃起来,口感扎实,需要慢慢嚼,越嚼越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