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辽宁盘锦的双台河口(即辽河口)国家级自然区是中国最大的湿地自然区,它是很多鸟类在中国的最后一片乐土。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红海滩和亚洲最大的芦苇荡,这里也有中国的第三大油田。现代化的石油工业给这里的和鸟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,摄影师和作者带您走进湿地的深处。
人造的红海滩:翅碱蓬的杰作
11月的红海滩,已经错过了最美好的季节。清晨起来就是漫天大雾,什么也看不清。中午时分,雾气渐渐退去,我爬上高高的钻井台,脚下的井口散发着浓烈的原油气味,远处是看不到尽头的黄绿,翅碱蓬已经枯萎,间杂着高高的芦苇丛。下了井台,我看见芦苇上凝着细细的小冰珠,我突然,这就是《诗经》中的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。
很远,一只黑色的大鸟疾速飞过,当地人急忙招呼我看,说他们称这种鸟是“老等”。老等是什么?有人说是苍鹭,又名灰鹤,因为习惯静静站在浅水中,等小鱼游近就迅速一啄,故而被称为“长脖老等”;也有人说是白鹤,还有人说是鹳雀。我是标标准准的惊鸿一瞥,确实不敢下结论。
如果我早来一个月,就可以看到图片上的红海滩:滩涂,像刚从里捞出来,如火如荼如浴血千里,美得动人。这里生长着一种叫翅碱蓬的草,它属于藜科碱蓬属,每年4月钻出地面,嫩芽是绿色的,而在生长过程中,它一次次被潮水淹没,不断吸取土地与海水中的盐分,颜色逐渐加深,转为红色,到9、10月的全盛期,红得发紫。
翅碱蓬遍布北方沿海各地,生于盐碱土、碱斑地、泥滩及泥滩附近边草丛,然而其他地区的翅碱蓬第一没有这么红,第二也不曾成为这么巨大的红海滩。
这片巨大的红海滩并不是天生的,而是人造的。1986年,当地为了配合辽河三角洲农业开发,修建了一座全长26.6公里的大洼小三角洲防潮堤。大堤建成后,辽河裹挟而来的泥沙在此沉积,加上渤海每天的潮起潮落,使这里极其适合翅碱蓬生长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翅碱蓬迅速生长、蔓延,最盛时,78公里的海岸线上,9万亩的范围,都长满了这种红艳欲滴的植物。据说那个场面,令人震撼,更据说,那个场面,早已不复存在。
我所站的地方,我很难给它一个精确的定义。一方面,它是辽河三角洲湿地的一部分;另一方面,它是辽河油田的双七采油站。湿地与油田,就这么奇异地混在了一起,难以区分。
盘锦境内共有20多条河流汇归入海,著名的辽河、大辽河、绕阳河、西沙河等都在这里得到了归宿,是一片河网交错、川泽密布的低洼平原。辽河、大辽河的淤积以及退海滩涂,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大、最典型的滨海湿地,海岸线绵延118公里,300万亩浅海水域,65万亩滩涂,100多万亩苇田。
应是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,在这里设立房县,属辽东郡。东汉时为辽东属国所领六县之一,但因“临近海渚,多受海水影响而于东汉末罢废”;隋唐高句丽,打到此地,但是“辽泽泥潦,车马不通”,最后不了了之。生产力水平低下,使得人类只好对湿地敬而远之,任由它“潮汐涨落,蒲苇扬花,雁去鹤归,草莱未垦”,被称为“南大荒”。
当时的盘锦湿地,河流密布,是“九河下梢,十年九涝”,有这样的民谣广为传唱:“五月里,把网下,南风上螃蟹,西风调毛虾”、“梭鱼头,鲅鱼尾,鲫鱼肚子,鲶鱼嘴”、“生吃螃蟹活吃虾,新鲜虾耙子卤了它”。证明了盘锦水产资源的丰富。
人类对这块土地的开发却从来没有停止过,从一开始辽人零星地种植水稻,到1928年,张学良在盘锦大洼创办“营田公司”,开发种植水稻7.66万亩,用拖拉机翻地,柴油机抽水,使这里成为当时国内面积最大、生产技术最先进的水稻灌区,开创了关外现代农业之先河,是今日盘锦170万亩水田的开发源头。
1949年以后,盘锦更是大面积排干沼泽,退海还田,建立大型国营农场。1956年6月,成立了盘锦农垦局,是国家农垦部四大垦区之一。到1970年,辽河油田又出现在这里。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,军人、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、石油建设大军,带着建设“南大荒”的雄心壮志,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。在这块盐碱地上,吃着冷馒头,喝着凉菜汤,穿着大棉猴,戴着狗皮帽,披星戴月地挥汗拓荒。道平整了,辽河油田出油了,盘锦大米天下闻名了……但湿地,就这样一点点被蚕食,而湿地原来的主人,鸟兽虫鱼,退却了。
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