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六月,NT Live(英国国家剧院现场,National Theatre Live简称)的新版《桥头风景》(A View From The Bridge,又译《桥头眺望》)夺得了美国戏剧最高项托尼的最佳导演和最佳复排戏剧两项大。
阿瑟·米勒的《桥头风景》探讨的是蓝领阶层的美国新移民困境。位于布鲁克林桥靠海一边的“红沟区”是穷人聚居地,这里居住的艾迪一家来自意大利。艾迪是苦力的码头工人,他和妻子碧翠思共同抚养碧翠思死去姐姐的女儿凯瑟琳。演出剧照
他们平淡的生活随着碧翠思两位远房亲戚的到来而打破了——马克和鲁道夫是从意大利来的偷渡客。在他们侨居艾迪家期间,鲁道夫和凯瑟琳爱火四溅,意图两人的艾迪向移民局了鲁道夫的偷渡客身份,由此产生了激烈的冲突,最终酿成血案。
“桥头风景”富有象征意义,布鲁克林桥就是一条界限,泾渭分明地把两个阶层的人分隔开来。而故事就是由桥那边代表上层社会的律师,站在桥上、眺望着桥这边贫穷无助的一家人讲述出来的。
原剧本中,阿尔费里出场时,被描述为“身材浑圆、富有幽默感、有思想”,他的富态、教养和艾迪一家的贫穷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为了让故事的叙述者少点、多点同情,他的出身被设置得和艾迪一家一样:都是来自意大利的移民。因此从根源上说,他们是平等的。
尽管原剧本对于舞台布景有着明确详细的描述,但这个版本的《桥头风景》却了一切布景,只能用“空旷”来形容。
这个极简舞台的最主要功能,并非只是为了营造风格化的视觉效果,更是强调了对艾迪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,并为最终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。
整个舞台就是一个雪白的长方形,除了舞台后方靠门的那一面,其余三面都被矮矮的玻璃墙包围。除此之外,舞台上一件摆设和家具都没有,惟妙惟肖地呈现了艾迪一家一贫如洗的财富状况和封闭的家庭氛围。
阿尔费里甫一出场就说过,对于这户人家来说,遇到律师和都不是什么吉祥的预兆。这说明对他们而言,法律和都形同虚设,就是唯一的准则。
封闭的让他们目光短浅,每当遇到问题,他们不会求助于法律和教,只是透支着极其有限的知识、人脉和资源,自己解决问题。
关于之前一些评论中将艾迪和凯瑟琳的关系形容成是“不伦之恋”的说法我不太苟同。原因是面对凯瑟琳从一个女孩长大成一个女人,艾迪未表现出任何有的迹象。
当凯瑟琳穿着短裙、叉开大腿跳到艾迪身上时,艾迪并未将手伸往她的裙裾之下,也未有其它的挑逗行为。只是他们过分亲密的互动和身体接触,在客观上引起了碧翠思的嫉妒和不安。
艾迪对于凯瑟琳唯一带有意味的动作,是凯瑟琳宣布和鲁道夫的婚讯后,艾迪试图强吻她。可随后艾迪也强吻了鲁道夫,所以这个动作,更像是一个男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宣誓主权。
Mark Strong放下他巨星的,把艾迪演成一个没有鲜明性格特征、放到人群中很容易被人遗忘、略带几分窝囊气的男人。封闭而狭小的家,是自卑的他唯一可以掌控和发挥作用的地方。
艾迪夫妇没有孩子,艾迪便把他父性的本能投射到凯瑟琳身上。尽管艾迪和凯瑟琳并未有越轨行为,但是他却对凯瑟琳有着明显的控制。
当凯瑟琳和鲁道夫相爱时,艾迪首先担心的是凯瑟琳会,而非凯瑟琳会离开他,这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担忧。但他对这段关系的过分介入,终于让碧翠思也看不下去,催着二人赶紧成婚。
艾迪的在凯瑟琳的婚事上再一次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。他无法二人结婚,用出席凯瑟琳的婚礼作为对这段关系的。
凯瑟琳则因为女方无亲友出席婚礼而将艾迪视为婚礼的,让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。演出剧照
极简舞台所象征的,不仅对艾迪的性格和处事作风有重要影响,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凯瑟琳。尽管凯瑟琳身材丰满,已然是女人的模样,但却极不成熟,没有伦理的观念,对言行的把握也缺乏分寸感。
封闭的让她想中断学业、早日工作与社会接轨,可是对一无所知的她,对危机却毫无防备心理。也是她的这种幼稚,让艾迪对她放心不下,因此僭越地去她的感情生活,从而导致最终悲剧的发生。
然而导演并没有具体展示“刺杀”这个动作,而是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手法——舞台上方的血浆如倾盆大雨般泼下来,染红了舞台上的每个人。
不知道这是否和导演是比利时人有关。当他看这个剧本时,能一针见血地抓住外来文化者的痛脚,不做无谓的添油加醋,也不做吹毛求疵的细节还原。
本文由 790游戏(www.790.kim)整理发布